第一,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管理者?销售?会计?计算机?金融?等等)分析自己性格所能匹配的岗位、职业,做好这些分析有利于帮助自己选择专业(跨专业or继续学习本专业);
第二,确定好专业后,根据自己的能力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学校,列出几个可选的院校,分析每个院校的难易程度(根据报录比,专业课),最终确定好学校和专业。当然,和父母朋友同学共同讨论一下也很重要,毕竟很多信息我们自己很难了解全面。
确定好目标后就开始进入备考阶段。当然没确定好目标也可以先复习数学,我是首经贸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考人大竞争太大,纠结了很久决定考对外。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了,但那个学期花的时间都是断断续续的,主要是看数学课本,打好基础。如果是跨专业,尤其是跨度大的,建议再早一点开始复习。
关于【数三】的复习,感觉自己基础还行(高中理科),所以就直接开始看课本打基础,如果是文科生或者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学习,看基础班的视频(视频有很多,加一些考研群基本就可以获得,也可以从学长学姐那里要17的,数学的基础视频一般不会差太多,没必要非等到18的),看的时候注意做笔记,高数比较难,一定要打好基础,最好看完一节视频(比如极限)把书也看一遍,做几道课后习题(没必要全做,挑几道练练手就行)。数学课本或视频基础班都看完一遍后可以开始看自己买的考研复习资料了,我用的是李永乐复习全书,660题,分阶练习,这些都偏难,但我觉得你能克服这些难度的话,考研就不成问题了。一开始做的时候你会发现高数部分真心难,课本真心简单。。。但别灰心,还有更难的题≥﹏≤一定要认真的把复习全书的知识点看一遍,题做一遍。如果有时间就赶紧再做一遍,我大概是七月份把复习全书做了两遍,第一遍大多数高数题不会,基本直接看解析,第二遍好多了,线代和概率论不太难,但也一定要多做,解题才不容易出错。接下来我开始做分阶练习,高数题依旧很难,尤其是大题,不会的也就直接看答案了。大概花了一个多月才做完,期间看了一些张宇的视频(第二阶段解题的那种,具体名字忘了),他讲的题好多也挺难的,可以获得解题思路和技巧,但千万要记得继续做题,不能光看视频。做完分阶练习做了660题,此时已经进入九月份了,这本习题也很难。。。差不多也做了一个多月,这段时间在学校,没看视频,每天坚持做题,不会的就翻复习全书,找对应知识点。十月中旬开始做数学真题,这个时候做真题会感觉真题挺简单的,虽然大多会做,但还是很容易出错,因为练的少,真题买的是那种考试的卷子,一本一本的,把答案写在纸上,不要全做完,留2-3本后期模拟做(当然要留近几年的),真题我前期刷了三遍,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刷最后一遍真题时可以把又错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把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也写下来,每次遇到不会就翻一翻,翻多了自然就熟了(比如幂级数展开式,个人觉得一开始没必要刻意死记硬背,做多了就知道的,要你展开来用的也就那几个式子)。距离考研半个月左右我先做了八套卷,再做了李永乐的6+2,一天一套,八套卷比较难,没时间的可以不用做了,直接按时间做李永乐的,做完记得总结,算分。考前一两周开始查缺补漏了,做之前留的真题,练练手。